預防瀝青路面病害的核心在于“全生命周期管理”,從設計、施工到后期養護全程把控,減少病害誘因。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如何從施工階段嚴控?
施工質量直接決定路面耐久性,需重點把控以下環節:
1、基層與路基施工質量
路基壓實:采用重型壓實標準(壓實度≥96%),避免后期沉降;軟土地基需提前處理(如換填、堆載預壓、水泥攪拌樁加固)。
基層強度:半剛性基層需控制水泥劑量(通常 3%-5%),養生期不少于 7 天,確保強度達標(無松散、起皮);基層頂面平整度誤差≤5mm,避免面層厚薄不均導致受力集中。
2、瀝青面層施工關鍵控制點
混合料溫度控制:熱拌瀝青出廠溫度 160-180℃,運輸過程覆蓋保溫,攤鋪溫度不低于 150℃(改性瀝青需更高),避免溫度過低導致壓實度不足。
攤鋪與壓實:攤鋪機勻速行駛(2-6m/min),避免離析;壓實遵循 “緊跟、慢壓、高頻、低幅” 原則,初壓溫度≥130℃,終壓溫度≥70℃,確保壓實度≥96%(減少空隙率,防止滲水)。
接縫處理:縱向接縫采用梯隊攤鋪熱接縫,橫向接縫切割后涂刷粘層油,碾壓時騎縫碾壓,避免接縫松散或凹陷。
細節防水處理
路面結構層間(基層與面層、面層各層間)噴灑粘層油(乳化瀝青用量 0.3-0.5kg/㎡),增強粘結并阻斷滲水通道。
路緣石、檢查井等構造物與路面銜接處,用密封膠填充縫隙,避免雨水從邊緣滲入基層。